欢迎访问西南地区学生校服企业官网四川林里服饰
您的位置:首页 > 新教资讯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教育的价值与美

发布日期:2017-11-18来源:林里服饰浏览量:1143
详情介绍

   9月13日-14日,由伦敦设计节南京周组委会主办,伊顿纪德《优教育》杂志社、TopSchool顶思承办的“返本开新:重新设计教育的价值和美”中英国际教育论坛在南京六朝博物馆举行。

  本次论坛作为伦敦艺术节南京周的首场双城活动,以人为价值的核心,以发现人的价值为根本目标;以美为教育的手段;以实现美为教育的目的。中英教育工作者,以“教育的价值与美”为主题相聚一堂,阐释彼此的观点、主张与实践,彼此参照,从而建构教育“返本开新”的现实途径。

  而这与伊顿纪德国际校服品牌秉持的“美由心生、礼形于外”,以服饰为载体,传递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学生之精气神的价值主张不谋而合,伊顿纪德愿与学校、家长、学生展开多途径对话,搭建教育交流平台,践行“推动共同教育价值重建”的使命。

  以设计思维重构学习情境

  知识只是学习的起点,你所学的东西,必须要运于创造、设计、生活,才能够称之为真正的学习。整个时代的飞速变化,迫使学习进入新情境。

  深度学习

  论坛伊始,南京汉开书院创院院长王占宝提出了深度学习的概念:“相比于浅层学习,深度学习对学习的内容充满兴趣和积极性,有逻辑地理解、批判性地思考……”

  如何深度学习呢?王院长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阐释:整合学习环境设计观;以问题解决为学习动力;以知识整合的学习活动;以心

  智模型构建与评价为监控体系;强调对学生认知信念的跟踪研究;个性化学习;改进对教师的培训。

 “我们鼓励孩子学习要勤奋刻苦,但是,要“苦”得有价值,”王院长说。

  软实力

  而被称为“国际课程之王”的IB课程,其领先的教育思想和独特的课程结构,也值得我们所借鉴。

  国际文凭组织中国区发展经理姜艳在本次论坛中讲到:小学和幼儿园的IB课程以探究式教学为主,中学课程鼓励学生了解学科之间,学科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大学预科课程要求学生创造、行动和服务。IB课程中的PYP为中国老师提供了一个框架,在框架下教师能够把中国的课程,教学目标和生活进行一个很好的结合。

  而南京英国学校中学部校长Hedi Witt-William讲述了该校如何把校外教学引入到课堂,如何在成体系的访学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团队合作,得体地表达情感,尊重其他文化习俗等品质。

  这两位主讲嘉宾均提到了合作精神、批判性思维、探究精神等软实力,如何将这些不可见的软实力进行量化?

  上海协和教科实验中学中学部校长James Waldron以一个小女孩的为例,用测评量表的形式展现了:我们希望学生具有哪些软实力?他们已经具备了哪些软实力?如何评价软实力比如韧劲、创新、领导力、国际视野等等?

  多元价值探求学校方略

 “价值是什么?多元价值表现在什么方面?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要办什么样的学校?建什么样的班级?展开怎样的学习?”这是论坛的第二个主题。

  多元性与国际化

  培德书院国际学校总校长钱志龙在演讲中对“国际化”进行了重新定义,“国际化的核心是互相理解、彼此欣赏、求同存异,取长弥短,亲密协作,共同面对挑战。国际化很重要的层面就是我们民族的东西是国际社会的一部分。被国际化不是一种交易。”

  深圳中英公学校长丁辉也提出了注重“国际课程”本地化,“除了开足开全国际通用的课程以外,我们要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教育。我们应该留更多时间和空间发展一些国内课程,比如国学。”

  多元的教育项目

  此外,教育还需要各领间的跨界合作,共同寻求创新的解决方案。

  DI中国区CEO肖力介绍了世界上最大的、历史最悠久的关于创意、团队合作以及创意问题解决能力的机构DI项目。DI注重培养所有层面人群的三个至关重要的生活技能:创意、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它关注的是创意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的过程式教育,以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为基础,补充青少年在知识基础之上的技能教育,使之能够面对未来的任何变化,成为21世纪的创造者!

  而中国儿童音乐剧研究会副会长、英语戏剧课程的创始人叶逊谦则为在场嘉宾开启了“一场艺术和教育兼备的旅程”。“戏剧教育关注孩子在舞台上是怎么表演的;教育戏剧,更关注孩子的自我表达和想象,剧场教育,让孩子怎么尊重不同种族、不同性格的人。”

  美学追求与教育问道

  美是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的目的。在这个前提下,学校教育究竟应该从美的维度,实现怎样的继承与创新?

  美、功能和教育理念

  除了显性课程,教育还需要校园文化环境的浸润。我们能够用环境来规划人的学习方式,这本身就是一种极高的办学境界。

  对于校园设计,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总校长华晓杭说“功能需求和教育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应该先有教育理念,才有校园设计。”而未来的学习是探究式学习,所需的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空间、充足的小组活动合作空间、既是标准教室,也是“多功能”的教室、创意空间等等。

  而上海中同学校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吴奋奋在题为“新包豪斯主义学校建筑的美学原则”中,提到教育装备设计重要任务,在于美化装备外观同时,固化、强化装备的性能,并使它与人相适应,而不是为了视觉效果而束缚该装备的性能。“每一间教室应该像一台机器,老师就是机器的操作者,学生就是机器的使用者。”

  教育就是要指向美

  “教育是人类在时间的变化中寻求不变价值的过程。教育是人类的心灵与心灵在时间中相互触摸的过程,是有限的人类不断地向无限求问的过程。教育就是触摸人类的心灵,换句话说教育就是战胜黑暗,寻到光明。教育透过人类心灵指向它的终极目标——美,美的极致就是自由。教育就是理解并拥有一切通过时间考验的真善美的东西。”历史学者傅国涌在论坛的最后一天说道。

   教育在这个大转型时代,时常“走了很远的路,却忘记了为何出发”。这样的困境迷途,中外教育界概莫能外。寻求脱困的努力,成为全球教育机构共同的使命。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
公司前台电话:028-83776603 13981882708 售后服务热线:400-688-0048 官网地址:www.sclinli.com
版权所有:四川林里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仕航软件 备案号:蜀ICP备18002953号-1/36_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