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行走的校园文化符号
一直以来,校服作为文化、教育、历史的缩影而出现,成为社会的一道风景线。
1.最古老的校服款式沿用至今
世界上公认的校服概念来源于16世纪的英国,距今已有500多年。
不过,校服并不是公立学校的传统。据记载,第一款校服出现在1552年,伦敦的一所慈善学校专门收养孤儿或者是贫苦人家的孩子,他们统一穿着长及脚踝的蓝色外衣,这款著名的“蓝袍校服”一直沿用至今,绝对可以算是“尚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校服”。几个世纪以来,在这里求学的学生一直以身穿传统风格的校服为荣:一件用银质徽章固定的蓝色长外套、围在脖子上的白色亚麻布领巾、一条细长的皮带、古尼可丝裤、黄色长袜和黑皮鞋,外套里面穿着宽松的无领衬衣。该校校长2010年曾想过更换样式,但800多名学生的投票结果显示,95%的学生都希望继续保留蓝色长袍。
确实,英国很多历史悠久的名校都“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传统的校服款式,如哈罗公学缠着蓝色丝带的硬质草帽、1705年创建的艾伦女爵学校的“波利贝尔”校服等。但随着时代的变化,绝大多数的英国学校都对原有校服进行改进,如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平帽子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休闲西服和领带。现在,为了让学生穿得舒适,很多学校都选择更实用的校服款式,除了笔挺的西服、雪白的衬衫、挺括的领带、利索的马甲外,还有马球衫、套头衫等,绅士气息十足。在英国,校服是一种符号,一种身份的象征。
日本也是较早实行校服制的国家。有的中学从1879年开始穿起校服,最初只是为区分社会精英阶层。随着民众教育的普及,校服也走向大众。19世纪末,受西欧文化影响,西式校服引入日本,以海军军服的造型与色彩作为主调,一直延续至20世纪六十年代。为了吸引更多生源,彰显学校声望,一些学校开始请名师设计本校校服,1990年前后在日本女子高中生中,超短裙配黑色半腿袜的穿法开始流行;男生主要是白衬衫配肥大的西裤,向美国嘻哈风格靠拢。现在出现在街头的学生,男生多为西装、白衬衫、领带配皮鞋,女生则是白衬衫、领结、短裙配皮鞋。不同学校对背包、帽子等配饰也有具体要求,颜色多为黑白灰。总之,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学校,对校服的选择都相当谨慎。每年春季入学的招生简章封面上,校服作为学校的招生招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校服源于1900年之后的军校,以学校分发衣物为标志。新文化运动后,女性地位崛起,女校制服掀起了“文明新装”风潮,即上为浅蓝短袄,下是黑色长裙,白色纱袜,圆口布鞋;而男生是中山装样式,这一时期的经典校服式样既有民族感,又融入了流行的西洋元素,成为我国服饰文化史中的一道风景。新中国成立后,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校服出现,受当时社会经济影响,白衬衫、蓝裤子成了学生们的“标配”。上世纪80年代后,校服重新回归学校,绝大多数将其默认为是运动服,大而肥的款式没少让花季少男少女们叹息。21世纪后,部分地区校服的设计开始效仿日本或者欧美国家,款式和配色也有了较大改观。
2.渐渐打破传统寻求个性化多元化
放眼世界,特别是校服史较长的国家,对学生校服的设计制作、质量管理、购买补贴等方面都作出了详尽的保障。
英国是欧洲唯一制定了全国性校服政策的国家。该国政府相信校服是校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认为学生统一穿着校服可以培养其自豪感,鼓励积极向上和遵纪守法的品格,也能帮助不同性格的学生建立更紧密的联系。2013年,英国政府教育署出台了校服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在不歧视性别、种族、行动不便者及宗教的基础上,每个学校可以自行决定校服款式。对于不穿校服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处罚直至开除学籍。”校服通常是由专门的商店统一售卖,商场里也设有专柜,质量按高低分为三种,家长可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决定。若家长负担不起校服费用,学校应留给家长一定时间去购买合适的校服,否则可以投诉。英国地方政府协会表示,每年都听到一些学校坚持要求家长为孩子采购整套必备的校服,从名牌夹克衫到特制袜子,全套校服以及运动服价格可达数百英镑。据英国《每日邮报》调查,伦敦西南部的蒂芬学校要求学生购买的运动夹克衫单价在105英镑至120英镑,在千元人民币左右;伦敦西部的霍兰德·帕克学校的全套校服价格高至280英镑,超过2000元人民币。不过,这类昂贵的校服往往与名校“相伴”。在一些普通学校,校方允许家长在超市购买10英镑的上衣作为校服,也会帮忙安排跳蚤市场,让家长能够为孩子采购二手校服。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穿得起校服,英国不同地区还制定了补贴规定。如英格兰,家长可以从地方议会获得购买校服的资金资助;苏格兰和威尔士,对贫困家庭的小学生可以给予一定的校服补贴。
日本的公立或私立学校里,在《学校生活准则》中对校服作出统一要求,学生的冬、夏、春秋装除了对颜色、面料有统一要求外,还特别规定了男生衣领高为3.8厘米至4.2厘米,裤腿宽为20厘米至24厘米,裤带为黑色、宽度在3厘米左右;而女生,一般为水手服,上衣长45厘米至47厘米,过腰部约7厘米,裙子褶数为24条,长度须过膝22厘米左右……日本富山市崛川中学的《学校生活准则》对学生校服的规定长达12页之多,其中连内衣也明确要求“一律为白色”。当问及为什么时,该校教导主任说,白色易脏,只有勤洗才能保持清洁,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讲卫生、爱整洁的生活习惯。
不过,象征着组织性和秩序性的校服也在渐渐打破传统,寻求个性化、多元化。
在邻国韩国,有4大校服品牌,每年会推出新款并且选择当下流行的偶像代言,为校服产品宣传推广。学校通常会展示这些品牌商提供的校服,学生可自主投票,票高者“当选”。商家还会在学校周围设立专卖店,专营周边学校的校服。当学生购买时,只需向店员报出校名和自己的型号,就可买到已经绣好校徽校名的校服了。通常,秋、冬季校服每套价格为1000元至1500元人民币,夏季的500元至800元人民币。店内还可提供修补服务,试穿后不合身还能及时修改。除此之外,考虑到一些家庭的经济状况,学校并不强制在品牌店购买校服,学生还可以根据确定的校服款式自行购买类似的布料,拿到裁缝店制作也可。由于是学生自主投票再加上明星偶像的推广,韩国学生对校服的满意率较高。
随着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及快速消费时尚理念的出现,动漫人物造型也加速促进了学校制服类型、款式、配饰等方面的发展。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近几年来,日本偶像团体经常在表演时身着校服,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校服文化流行。据一家知名校服生产企业的调查显示,学生们想要现代、时髦的校服,校方也希望以原创设计的校服来反映学校风貌。在不少高中生看来,由知名设计师设计或参考当季全球流行趋势的校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对学校的选择。京都光学院是2016年4月新成立的一所公立高中,校服设计几乎照搬了近年流行的一本少女漫画。校方介绍说,这所高中由两所工科学校合并而成,九成学生是男生,此举是希望利用漂亮的校服多吸引一些女生报考。2015年在福岛成立的双叶未来高中则邀请了日本女子偶像组合AKB48的服装师负责校服设计,校方希望让校服给学生们带去希望和快乐
- 下一个:从英国的校服文化说起